常州經開區(qū)12日通報“8.11”雷電災害情況:常州經開區(qū)橫山橋鎮(zhèn)強對流天氣導致芳茂山公園涼亭遭雷擊坍塌,6人遇難,10人受傷。目前正進行事故調查與善后處理,同時,經開區(qū)已決定對相關公共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排查,以絕后患。
此次事件再次為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。回顧歷史,類似事件并非孤例,2015年某個夏日午后,廣州一公園也曾發(fā)生類似悲劇,廣州市6名市民在某公園的涼亭內避雨時遭受雷擊,4人被擊傷,其中1人重傷,3人輕傷。
慘痛的事故屢次發(fā)生,觸目驚心的悲劇不斷警醒我們:國民的防雷意識亟需顯著提升,同時,防雷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定期防雷檢測工作更是刻不容緩。
每年六月至八月,我國步入雷電災害的頻發(fā)季節(jié),天氣仿佛孩童的情緒,瞬息萬變。前一刻還是陽光明媚,轉眼間,雷雨交加,無處躲避,此時段需特別注意防雷安全。
雷電防護指南,守護生命安全
減少外出,規(guī)避風險
雷雨天氣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不要在無雷電防護裝置的低矮建(構)筑物內避雨,不要靠近大樹、湖泊和電桿。
及時救助,生命至上
對雷擊受傷人員應讓傷者平臥休息,再送醫(yī)治療。若傷者停止呼吸和心跳,應即刻采取人工呼吸、心臟按摩復蘇等急救措施直到得到醫(yī)護人員救治。
定期檢測,防患未然
公共場所尤其是旅游景區(qū)的建(構)筑物應安裝雷電防護裝置,并定期進行防雷安全檢測。
關注預警,科學避雷
市民應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,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,避免進入雷電高風險區(qū)域。
面對雷電等自然災害,我們無法完全避免其發(fā)生,但可以通過增強安全意識、學習防雷知識、加強防雷設施建設等措施,有效降低其帶來的危害。這不僅是每個人的責任,更是我們共同的社會使命。讓我們攜手努力,為構建更加安全、和諧的社會環(huán)境貢獻自己的力量!
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0010號